开局跑位是决斗场取胜的第一步,需要根据对手类型采取不同策略。若对手为远程技能消耗型忍者,建议开局往反方向跑动,可有效规避试探性技能;若对手是短手体术型忍者,则推荐采用斜向跑位,既能观察对手位置又可避免撞上突进技能。跑位时需保持Y轴移动,避免直线冲锋陷入被动,同时注意X轴距离控制,为后续技能释放预留空间。开局阶段的走位选择直接影响后续战斗节奏,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判断并执行。
技能释放时机与预判能力是开局阶段的核心技术。长手忍者应保持安全距离进行远程消耗,通过观察对手移动轨迹调整技能落点;短手忍者需等待敌方关键技能进入冷却后突进,避免被反打。开局10秒内不建议直接交出核心控制技能,优先使用低风险招式试探。当双方进入中距离对峙时,可通过假动作诱导对手交出替身术或防御型秘卷,为后续连招创造机会。技能命中后需立即衔接普攻形成连段,但要注意伤害保护机制避免过早触发倒地。
替身术的使用需要严格把控时间节点。开局阶段若被先手命中,不必立即使用替身,应判断敌方后续连招强度再做决定。当敌方释放多段伤害技能时,可选择在伤害峰值前替身反击;面对控制型技能则要在受控瞬间果断替身。替身后存在约2秒无敌时间,若敌方未保留反制手段,可立即发起攻势。需注意替身术有13秒冷却,开局阶段的错误使用会导致中期陷入被动。
忍者特性与阵容搭配影响开局战术制定。攻速快、位移多的忍者适合主动进攻,开局可压迫对手走位空间;技能范围大的忍者应保持距离进行消耗。阵容排列需将主力输出放在前两位,保留反手型忍者应对残局。开局前20秒需明确本局核心战术,是速攻压制还是防守反击,并根据血量变化动态调整。熟悉全忍者技能CD和判定范围有助于预判对手行动,这是高水平对决的基础要求。
心理博弈与临场应变能力决定开局优劣。避免形成固定跑位模式,每局需变换移动路线防止被预判。高端局中常通过走位假动作诱导技能,需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。当开局陷入劣势时,应及时切换防守姿态,利用通灵兽或秘卷技能重整节奏。记住对手的替身术和核心技能冷却时间,在关键节点发起突袭。持续观察对手操作习惯,在中后期对局中针对性调整战术。